目前分類:[志業]詮思‧哲思‧神思 (4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    第三派發言者是楊照(蔡詩萍亦取類似角度,且講得更白話一點)。他回應了龍應台與陳映真間的交鋒(參註釋4)。主要觀點是,龍、陳及各自的維護者或其他人,對於大陸的理解都過於片面,而他們據此所發展出的各種判斷,便極為可疑;故這類的交鋒有流於荒唐之虞。

    以上簡述了此論戰的內部結構。那麼,身為一個在此論戰所發生的文化場域之當下生活的「大學後基督徒」,該如何理解這論戰對我們的意義,它與我們自身的生存或文化關懷有何關連、交集,以及,我們有甚麼參與的可能性呢?

    首先,這三派論者所關注議題表面上近乎不相干,但其實有一共同主題,這主題便是「知識份子論」。第一派人近乎道德性地強調自由價值,即是「知識份子的良心」這知識份子論的傳統主題。這裡的「良心」,尤其指的是「社會良心」,但關注的是社會中的「個人」。第二派強調知識份子自身的脈絡性,與行動/言論的後果(亦是另一層面的脈絡性),在此脈絡性的強調中去深化相應於脈絡的理解與批判工作;將「個人」還原或展開至其隱而未現、但緊密所屬的「社群」。第三派則是另一個知識份子論的傳統主題,即對於知識份子自身行動依據的「知識」或「真理」的深化問題。因此,這論戰中的三派看起來各說各話,但其實有一統一的論題,只是對此論題的關注點及主張不盡相同。故這論戰與我們的關連與對之參與的首要起點就找到了:參與此論戰即代表著對「知識份子論」此論題的參與。而探索知識份子論關乎的正是我們這群人自我定位、所領受呼召、所應生存的方式,以及我們回應創造我們的上帝、養育我們的土地/文化/人們的途徑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TPF95()月聚會提案】

知識份子的沈思與沈思的知識份子——基督徒知識份子論芻議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作者: theologe (告禱) 看板: tku-family
標題: 畢契契友的信仰挑戰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作者: Theologian (使人歸正的靈呀) 看板: Theology
標題: 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!?知識是叫人死!?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派克的自我成長觀是否有基督教靈修傳統的依據?還是只能定位為諾斯底、伯拉糾等之流?進一步問,即便是諾斯底和伯拉糾--尤其我們得考慮這兩個幽魂在神學史上一直保有痕跡--難道都沒有可為基督教靈修學吸納之處嗎?

2.由心理學理論重塑靈程操練的可能性或可進行的範圍為何?即便只能是工具性的,靈修學可以接受它成為甚麼樣、甚麼地步的工具?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發信人: theologe.bbs@bbs.cef.org.tw (告禱), 看板: Theology
標  題: 聖經是否持善惡二元觀?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灰塵後續與描述

2005.7.11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怕灰塵

2005.7.7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男與女的理性、感性差別

迦勒2005/11/26,28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伍、時間表

一、知識份子論的研究:文獻的閱讀。3個月。

二、趙紫宸相關文獻的處理。5個月。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課程:基督教與中國文化

授課教師:林治平教授

作業撰寫人:朱迦勒(中原宗教碩一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 a.真理是存在的嗎?不論這樣的真理是絕對的、相對的、多元的,或其它任

何一種的形式。當然,這裡的「真理」是界定在充滿了真、善、美的那種真理,而不是某一種歪理(先不要把這裡的「真理」聯想到基督宗教;要到以下的c.才會將我的討論與她連起來。)。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基督信仰的邏輯--從傳統命題式真理觀出發        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 問有沒有隱藏的基礎,其實就是在問有沒有「複數」的基礎。接著會想:既然是基礎,怎麼會是複數的呢?若基礎是複數的,那不就跟沒有基礎一樣了嗎?[1]對此,筆者有三種設想。其一是歸納法,其二則是一個複合的、內含許多小理論所組合而成的理論,其三亦為一種複合理論,不過是的的確確採用複數基礎而推出的理論。[2]首先,可以不用考慮歸納法,因為基礎指的是一種被拿來做出推論之物[3],而歸納法中,其複數的被觀察物,是整體而不是個別的被拿來作為推論之物,故其基礎[4]仍然是單數的[5]。接著考慮第二種設想。在這裡,複數的基礎指的是此複合理論中各個小理論之基礎。至於這些小理論之間,則是具因果關係的。即每個小理論就是另一個小理論的基礎,這些小理論的因果序列建立了這整個複合理論。但這種形式的複合理論,事實上並不是複數基礎的,仍然是單數的基礎,因此就不符合[6]筆者在此所欲尋找的一種會被漏失、忽略[7]其任一基礎的理論。最後一種設想特別針對的是現實人生中的許多事情。筆者認為,越是靠近此類的事情,越是複雜,也越是難以將其結果——這個現實人生中的一個必然的事實、似乎存在的道理——歸於一組簡單的、明晰的因果關係。舉個例來說,筆者晚上有吃宵夜的習慣,可以做成一理論:藉由一些原因來判斷筆者某夜會否出去吃宵夜。經過分析,可看出有數個原因,如:肚子餓,吃宵夜的習慣,外頭宵夜之香味飄入而引起興趣,以及自己意志的決定等。這幾項都各自可以獨立地造成筆者出去吃宵夜的行為,有時候則要複數的原因成立才能造成,有時候這些原因又會互相影響——不論是相加或互斥——就像肚子餓到一個地步可以改變不想出去買宵夜的意志,或者反過來,強烈的意志也可能抵擋肚子餓的誘惑。可以清楚的看出,它們彼此之間既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,卻也不是完全沒有關係的。這幾項原因是否成立就可以成為本理論是否成功的複數基礎。而懷疑任一基礎,並無法確立此理論的不成立。

    若以上建立的複數基礎之理論形式可以成立[8],就可以表示筆者此處的工作有些功效,即笛卡兒所做的連結並不見得為真。但停在這裡依然無法避開笛卡兒的懷疑,即那些許許多多非複數基礎的理論的確存有這樣的可疑之起點。因此接下來的工作,就是要論證筆者此處的複數基礎之理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,或至少要指出某一範圍的理論普遍具有這樣的共同形式,或指出笛卡兒所針對範圍是如此,以致於他的懷疑無法使用在這些理論之上。[9]對於今日來說,這牽涉到選擇一些學科來考察是否為複數基礎的理論形式的工作;至於笛卡兒當時的情況,他所面對的理論也需要作一番考察才能得知。這兩者都不是本文所能、所欲處理的。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.1判斷力問題

    第一個問題是要問作者的判斷力的精準度如何。當然,就文意上來看,他說:「後來我以這些意見作基礎所建立的理論,」就已經表明,或者限定他所謂的「意見」,就是那些他之後在建立理論時,拿來作為基礎的意見。因此,這裡的問題就會鎖定在作者觀察那些非自己建立的理論時,會不會誤判對方使用的基礎?以及,他「認為」自己是拿那些意見來作為自己理論的基礎的這種講法,會不會只是一種「認為」?作者並沒有清楚表明自己是否有在批評他人的理論,但若作者在此要處理一個普遍的問題,並且想讓自己的解決之道得以普遍化,即可以確定他必定有觀察及批評他人的理論。當然,第一段只是從他個人出發,表明自己的心境與研究動機,筆者這裡的猜想或許是一種「溢出」(過度詮釋),但就他之後要處理的部分不是只為了給自己看看、讓自己的思路作點澄清而已,而是希望能夠幫助許多有同樣問題的人[1],筆者這樣的猜想是不過份的。話說回來,若作者的著作的確只是以自身出發,對自己的思路加以澄清、表明,他的確可以不需要接受這樣的溢出表面文意的猜測;如此一來,他的著作就可以說是完全限定在個人的層面,至於此思想普遍化的可能,則在於他的讀者群是否大部分也同樣有這樣的個人感受、產生了共鳴。這樣的「普遍化」程度,就有賴於其讀者接受的程度以及人數;至於這樣的普遍化究竟能到甚麼程度,就不是作者想掌握及能掌握的了。[2]因此,作者若想從一己之獨力來完成這個思想的普遍化,就得考慮、批判他人的理論,而這樣的工作不是要有很繁雜的對一些重要理論[3]的研究與批判(無論是在本文處理,或是在他文、或在私下進行),就是很容易會造成誤判。至於作者個人建立的理論的部份,則可以相信誤判的可能是少的,或者沒有的。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課程:思想方法論研討

授課教師:陸敬忠老師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火戰車〉畢契聚討論方向(迦勒版)

2006/6/13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個基督徒對淨土宗的初步認識

2006/2/8

以下論調類似於宗教學裡的「包容論」。[1]淨土宗和基督教的曖昧關係[2],我在之前已有所聞[3],直接從佛教徒口中聽到線索,則是淨空法師的講述[4],以下將就基督教信仰與淨土宗類同處做些初步、粗糙的整理。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書寫時的恐懼感

2005/10/26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4.
現代科學與科技哲思

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