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派發言者是楊照(蔡詩萍亦取類似角度,且講得更白話一點)。他回應了龍應台與陳映真間的交鋒(參註釋4)。主要觀點是,龍、陳及各自的維護者或其他人,對於大陸的理解都過於片面,而他們據此所發展出的各種判斷,便極為可疑;故這類的交鋒有流於荒唐之虞。

    以上簡述了此論戰的內部結構。那麼,身為一個在此論戰所發生的文化場域之當下生活的「大學後基督徒」,該如何理解這論戰對我們的意義,它與我們自身的生存或文化關懷有何關連、交集,以及,我們有甚麼參與的可能性呢?

    首先,這三派論者所關注議題表面上近乎不相干,但其實有一共同主題,這主題便是「知識份子論」。第一派人近乎道德性地強調自由價值,即是「知識份子的良心」這知識份子論的傳統主題。這裡的「良心」,尤其指的是「社會良心」,但關注的是社會中的「個人」。第二派強調知識份子自身的脈絡性,與行動/言論的後果(亦是另一層面的脈絡性),在此脈絡性的強調中去深化相應於脈絡的理解與批判工作;將「個人」還原或展開至其隱而未現、但緊密所屬的「社群」。第三派則是另一個知識份子論的傳統主題,即對於知識份子自身行動依據的「知識」或「真理」的深化問題。因此,這論戰中的三派看起來各說各話,但其實有一統一的論題,只是對此論題的關注點及主張不盡相同。故這論戰與我們的關連與對之參與的首要起點就找到了:參與此論戰即代表著對「知識份子論」此論題的參與。而探索知識份子論關乎的正是我們這群人自我定位、所領受呼召、所應生存的方式,以及我們回應創造我們的上帝、養育我們的土地/文化/人們的途徑

    其次,關心這論戰,亦代表著對論戰背後隱含著的各種衝突立場之人的關懷。這論戰背後仍有藍綠、臺陸等各種意識型態或實質衝突所留下的傷痕,我們自己也或多或少、無可避免地置身其中。此外,身負「使我做你和平之子」之普遍呼召,並具一定知識處理能力的基督徒,自然不應放過這相對而言較不敏感的切入點/服事可能,承擔起「負傷的治療者」這身份。

    最後,雖然以上找到了三派論者的共同論題與我們的關懷,但其間的差異仍是大的(個人、社群、知識等角度各自所取的思想流派立場間的歧異與衝突),衝突是難以化解的。如何進一步地理解這些差異,以及我們目前所設想能參與之處,將留待以下的B.來處理。

2.TPF的議題脈絡

    除了冰點論戰這一外部的文化/思想事件外,逐步吸引我們到對本提案的月聚會論題之關注的,仍有神專內部的議題累積與發展之脈絡。

    首先是籌備中的暑期研讀會。此研讀會的主題是舊約學中的詩歌智慧書研究。在籌備過程涉獵了詩歌智慧書的一些資料,便驚訝於發現這個與我們所受西化教育,及其中承繼的西方或希臘知識傳統很不同的希伯來智慧傳統(相對於前者,後者充滿著情感、自身投入、在關係中等思想特質,以及特異的議題)。很自然地,會思考:同時承繼此二傳統的我們,是否應當發展一種不同的知識態度/文化,及一種不一樣的生存方式與思維?

    其次,上學年上半學期月聚會閱讀派克的《心靈地圖》系列,讀到他對於「沈思」(或「靜觀」)的實踐及其推廣,並經由討論與參考資料延伸至靈知主義(或諾斯底主義)、人文主義傳統的議題,有了探究或重構與之相抗的靈修學傳統的期待,並對於構成我們自身的知識與信仰/靈性傳統起了探究的興趣。

    最後,下半學期月聚會討論了《下一個基督王國》與《達文西密碼》二書。前一本書涉及到基督教的全球化現象以及靈恩運動的蓬勃發展,對於信仰在全球化情境下的發展有許多省思,也提醒了我們應意識到自身所處的全球化處境。但全球化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知識領域問題,尋找一個繼續探究的切入點頗費思量;故「知識份子論」便是一個可選擇的切入點。《達文西密碼》則延續了上半學期對靈知主義的關注,由此觸及了亦呈全球化現象的當代版本——「新紀元運動」。對於風靡此運動或者說當代的「靈性復興運動」做出回應,正代表著需要對當代人心需求做進一步理解。此議題亦催促著我們對於自身知識學與靈修學的重構任務。正因為「知識份子論」是一個關於「知識」+「人」的學問,故此學問涵蓋的議題面一方面基本、具深度,二方面有其廣度,可涉及本團契所累積及引發的思想議題;雖然不見得是直接、全面的面對每一個議題,但仍可作為一個對整體提綱挈領的可能起點。

3.TPF的使命/呼召/自我定位問題

    這個在神專營、同工會等場合爭議不休的問題,其實一直沒有找到甚麼清楚明白的共識。對於每個正在形塑自己最獨特的人生實踐之路的參與討論者來說,硬要求我們獲得甚麼簡單明瞭的答案,或許太不可能,也太不必要。「點滴累積的硬功夫」比「簡化明白的全稱論述」的確是難且重要多了(借楊照語)。那麼,對各自在自己的生活/工作/學習場域中有著「硬功夫」要面對的我們而言,神專團契的聚集究竟有何目的、功用或意義?

(未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heologe 的頭像
    theologe

    Person of Connectivity

    theolo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