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:思想方法論研討
授課教師:陸敬忠老師
報告撰寫人:朱迦勒(中原宗教碩一)
日期:2001.12
詮釋笛卡兒《沈思錄》之第一章的第一段
在好幾年之前,我已經發現自己從幼年以來,就一直把許多虛妄的意見,當作真理而加以接受。因此,後來我以這些意見作基礎所建立的理論,當然是極其可疑的。自那時起,我認為自己必須認真地把以往所接受的意見一律取消。此外,如果我想在各種科學上建築一個堅固而持久的架構,還得重新由基礎做起。不過,這項工程看來非常浩大,所以我一直等到自認心智已相當成熟,而且覺得倘若再拖延下去,對計畫亦於事無補時,才敢輕言嘗試。這想法耽擱了不少時間,以致我認為如果再把實行的時間,耗費在過份審慎和靜觀中,實在是有點矯枉過正。今天,我的心境僥倖能擺脫世慮雜念(且因免受情慾的羈絆而優哉游哉),加上在平靜的閒居生活中有許多餘暇,所以我要慎重地、自由地全心全意推翻以前的一切意見。[1]
前言
以下將採用探索法來閱讀、詮解這一段文本。也就是在其文意中,尋找蛛絲馬跡、思想的線索,甚至言外之意[2],藉此來與這文本對話、學習,並從中修正、釐清、建立自己的一些觀念。不過本文的進行卻是採取懷疑與批判的方式——對筆者尋見的蛛絲馬跡、言外之意,追問並試答之——因此這種懷疑與批判,與其說針對的是笛卡兒或其文本,不如說是針對著讀著這個文本的自己吧。
1.思想的起點
他提出了一個長久存於心中的問題,這個問題不斷地醞釀、不斷地等候作者心智的成熟,以及生活上的閒暇,以致於可以專心的來進行這個課題。在此,作者開始了他的沈思。
這個問題就是:在作者成長過程所接受的許多「意見」,以及賴之以成立的許多「理論」,都讓他感到相當的可疑。可以有兩種可能來理解這點。第一種可能。就文意來看,是因為他在接受那些意見時,就已經感到他們的可疑,或是之後證實了他們的錯謬,以致於藉由這些意見所建立的理論也就同樣的可疑。第二種可能。雖然文意上的因果是以上的講法,但還是可以猜想作者的「言外之意」。也許,因果是倒過來的:他對當時的許多理論感到相當的懷疑。或許是它們在應用上的離奇,例如醫療系統的不成功率太高;或是那些技藝在操作時表現的不人道,被作者敏銳的嗅覺給覺察;或許是理論本身在一些因果邏輯上說不過去;與此相仿的是許多論文表現的不嚴謹現象,作者欲探索背後的原因為何。由於以上這些以及種種的令人起疑之處,他開始思想背後的原因,最後的結論就是這些理論賴以成立的那些過往的意見必定是可疑的。
第一種可能是比較合乎邏輯順序的講法。第二種可能則更像是心理的因素,以致於讓人以為笛卡兒對此問題的想法是「猜」來的。基於[3]人的思維運作是相當複雜的過程,甚至於許多的思想都不能說是某個個人獨立思想出來,而是會在某種程度上依靠當時的時代風氣、思潮、社經文化背景等等,並且也受著思想家個人成長的背景,所遇到的大小事件所影響。這讓筆者傾向於採納第二種可能,或者說修正第二種講法:心理因素要再加上社會、歷史的因素。不論是第二種想法,或是修正後的,都是大大減低了作者獨立確定其思想的產出(即第一種可能)之可能。回過來想,第二種可能的成立,其實還是得依靠其中作者個人觀察力上的、理性分析上的、直覺上的運用,因此,第二種可能就不純粹是心理的、感受層面的因素而已。故,第二種可能中,包容了個人獨立作業的與非個人獨立作業的部分,以及理性的與非理性的部分;這樣的講法其實並不否定第一種可能中,作者的確懷疑了或曾經否證了一些被人作為基礎以發展理論的意見,只是認為除了這個部分外,還有許多其它的因素。
2.甚麼理論?
追問以上這兩種可能,除了之前的探討外,背後還有一個關注,就是意見的可疑與理論的可疑之間的關係。而這關注之背後則是筆者對此「理論」的面貌為何的探索[4]。將以兩個追問來進行這部分的探索。首先,那些意見真的是這些理論賴以建立的基礎嗎?第二,即便是基礎,那些理論的可疑與這些基礎的可疑,真的有這麼強的因果關係嗎?這兩個問題或許作者在後文或他文會處理,但至少就第一個沈思看來,他已經直接對一些被作為基礎的「意見」進行批駁,而沒有處理這兩個問題。(未完)
留言列表